【本文摘自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、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在2023中国汽车先锋论坛致辞上的致辞】今天论坛的主题是“热‘AI’”,听上去有点偏技术,但恰恰是技术成为了推动当今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。我认为,在汽车产业变革的下半场,技术革命将进入深水区,呈现出与上半场不一样的特点。在此,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与各位分享。
首先,我认为,对新技术的认知不会一蹴而就,技术的突破也永远没有终点。拿电池来讲,锂电池之后又有氢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,单是磷酸铁锂电池,我们对它的认知就出现了较大的反复。美、日、韩在固态电池上都有大量投入,试图实现对中国的反超车。又比如,插电混动的技术及市场潜力曾经被低估,今年1-7月,插电混动车型的销量增幅高达87.4%,远超纯电车型的增幅。智能化的水更是深不可测,AlphaGo之后是机器人、元宇宙和ChatGPT。有100多年历史的燃油车至今仍然在不断进步,刚走上新赛道的电动智能汽车的技术突破更是刚刚开始。
其次,我认为,进入深水区的技术革命,难度会不断加大。功能的堆砌和新技术的浅层应用已经告一段落,“低处的果子”快被摘完,摘“更高处的果实”会更加困难。在电动智能化领域,中国已经不再是跟随者而是探路者,势必要承担更多的试错成本。另外,我们还要面对逆全球化、“脱钩断链”带来的不利影响,在知识产权保护、技术转让、市场准入等方面将受到更多的限制,留给我们的窗口期不会太长。
第三,我想重点强调一下,打造新的核心技术能力是车企在下半场的重中之重。“低处的果子”带来了技术和产品的同质化,不少汽车新产品的品牌形象缺乏辨识度,甚至连名字、LOGO都似曾相识。产品的差异化是以技术的差异化为基础的,要想在技术层面拥有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,至少要拥有三方面的能力。一是核心技术产品的自研能力。电动车的三电系统、智能化的硬件系统、软件架构、通讯架构、融合感知架构、数据架构、安全架构以及操作系统、计算平台等等,这些对车企来讲都是全新的课题,总有一些要亲自动手,打造成自己的看家本领。否则,很容易陷入硬件同质化、软件空心化的局面。二是新技术集成能力。在燃油时代,集成能力一直是车企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,在电动智能时代,汽车增加了化学、电子、通信、软件等全新的技术门类,集成的难度也增加了几个数量级。比如,电驱动硬件系统的集成、标准化硬件与个性化软件之间的集成等,都是全新的挑战。在集成的过程中,还要善于处理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问题,否则,既影响产业链的安全稳定,又影响车企的盈利能力。三是对新技术的跟踪、学习、理解和判断能力。要知道哪些新技术代表未来方向、哪些是陷阱,把握好哪些该自研、哪些该集成。不用什么都做,也不用什么都会,但必须什么都懂。最后,我还要强调一点,车企对智能化技术要有敬畏之心,就像科技公司对汽车要有敬畏之心一样。上半场中国汽车的电动化走在了世界的前面,奠定了一定的先发优势。在智能化方面,我们前期能够快速发展,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、5G通讯等方面的产业优势、以及国家宽松的示范应用市场环境优势。但在核心技术层面,智能化的挑战是很大的,车规级芯片、操作系统、高精传感器等重要核心技术都是以国外的为主。相关报告显示,全球半导体行业年销售额即将突破6000亿美元,其中约一半都进入了美国企业的口袋,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,但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被美国企业占据。如果我们在关键技术、关键零部件方面不能有效突破,这些先发优势都会变成空中楼阁,不可持续。所以说,在智能化方面,我们任重而道远。真正的智能化才刚刚开始,AI的赋能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推动力。用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,本是汽车产业最良性的发展路径,也是这一次汽车产业变革的主旋律。但是,就像我曾经呼吁过的那样,过度的价格战会让车企失血过多而拖累技术进步的节奏,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。来源:汽车观察Autoobserver
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创办于2003年,是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主办,广州展联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高品质、国际化、综合性大型车展。展会以“新科技、新生活”为主题,每年一届,固定于十一月份在广交会展馆举办。
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将于2023年11月17至26日在广交会展馆举办。